老的电视剧《三国演义》特别好,特别经典。至于经典在哪里?很多人可能未必完全想明白了,今天来聊一聊。
这次就专门讲一首歌: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歌是毛阿敏老师唱的,作词的老师叫做王健。我是个写字的,就只专门讲一下它的歌词为什么好。
开篇两句:
黯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争鸣。
开篇两句就好。你如果是行家,一看这两句就知道这首词的基本水平有了,后面应该不会太差了,至少可以保底七十分。
为什么好?这里就要说到一个词,意象。三国那么多东西,它就唯独先选了两样意象:一个刀光剑影,一个鼓角争鸣,就选了这两样放到最前面。
虽然选得谈不上新奇,谈不上别出心裁,但是选得合格,选得准确,选得有代表性。这就叫意象选择得好。
再者你注意,选这两样东西是有讲究的:
刀光剑影是什么?是视觉,你眼睛看的。
鼓角争鸣是什么?是听觉,你耳朵听的。
所以它有画有声,意境一下子就立体了,本来是平面的东西它就就站起来了。
你作为一个听歌的人,一听到这两句就觉得美,却不知道为什么美,其实原因就在这里。
接下来一句: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
鲜活的面容。
这句讲的是什么?是人。“鲜活的面容”那不就是人嘛。为什么第三句要讲人?前两句讲的都是物,刀剑、鼓角都是物,都是背景,已经铺垫够了,所以这一句就转到讲人。一有了人,立刻就会有生气。
所以这最前面几句其实就是一套小组合:刀剑、鼓角,面容,其实就是——物、物、人。
看懂了这个,你就能懂作词人下面的套路了,你瞧:
淹没了黄尘古道,
荒芜了烽火边城。
岁月啊你带不走,
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怎么样,是不是一模一样的套路,完全相同的小组合——物、物、人?先罗列两个意象,一个黄尘古道,一个烽火边城,接着再转到人——“熟悉的姓名”。熟悉的姓名也是说人。
这里还要插一句,之前讲了为何用“刀光剑影”来配“鼓角争鸣”,是为了有画面有声音,用“声”来配“画”。
那么此处为什么要用“黄尘古道”配“烽火边城”呢?这是为了让“冷”来配“暖”。黄尘古道是冷的,是苍凉的;而烽火边城是热的,是激烈的。烽火这个词一出来你自然就觉得热了,有温度了,对不对。作词的人加一个烽火进来,一下子就把温度加进来了,把火红的颜色加进来了。这就是讲究。
再往下看。
现在歌词要逐渐进入高潮了,前面她已经铺垫很多了,该把最厉害的东西拿出来了,这个时候还不拿出来什么时候拿,对吧,再不拿你们就不知道人家的本事了!
于是王健老师大笔如椽,咣咣咣咣砸出来四句:
兴亡谁人定?
盛衰岂无凭?
一页风云散,
变换了时空。
你看这四句多厉害,这是大招,是整首词的眼,也是作者展示她才华和气魄的东西。
别忘了人家这是《三国演义》的片尾曲,王健先生多半是笔下有雄心的人,她肯定希望自己的词放在三国的结尾不会弱,要显得自己的胸怀、气魄、高度和罗贯中是一致的,至少不能几句话上就看出来差肩于古人。
所以直接两问: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
是啊,那分分合合的天下大势,此起彼落的盛衰转折,都是谁在幕后操弄?
接下来是另两句:一页风云散,变换了时空。
为什么接下来是又这两句呢?告诉你秘密吧,因为前面兴亡、盛衰的话题很“大”,势头很“重”,调子起得很高,所以后两句作者有意又要轻下来,要减下来,要飘逸轻灵下来,一直那么举着会累,你把手举半小时你看看累不累。
所以她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一页风云散,变换了时空。你是不是立刻觉得轻灵了、飘逸了,胸中的一口气吐出来了?
这就叫做有疾有缓,有张有驰,尽在掌握。
顺便再戳穿作词者的一个心机:
你发现没有之前两句基本是工稳成对的,“兴亡”和“盛衰”是成对的,“谁人定”和“岂无凭”不苛求的说也能对。而再往后接下来几句也是工整成对的。
恰恰“一页风云散”这两句不成对,连“流水对”都不算,它就完全不成对。
为什么呢?要凑一对很难吗?不难。作者是故意的,就是故意来“破”,要把这个格式破一下,否则八句全部成对,就很可能会呆板,会傻乎乎的,大家懂不懂?她故意在中间留两句破一下,偏搞两句不成对,显得整体上轻灵。
这是匠心。
好了接着再往下看。之前写了兴亡,写了盛衰,大家想接下来该写什么?
兴亡和盛衰都是大势,都是宏大话题,都是超越“人”的东西,都是历史的客观。那么接下来就写柔软话题,写关乎人内心的东西,写人心的情感。
于是,在写了“兴亡”和“盛衰”之后,写“聚散”,写“离合”。
请看后四句:
聚散皆是缘,
离合总关情。
担当生前事,
何计身后名。
我当时作为一个迷三国的孩子,在电视机前看到这两句,真是拍腿叫好。这个作词老师太厉害。是啊,兴亡之中,是多少人的聚散故事?盛衰之下,是多少人的离合悲欢?
乃至于三国英雄们,又有多少聚散?刘关张的聚散,刘备和卢植、公孙瓒、徐庶的聚散,关羽和普净的聚散,孙策和周瑜的聚散,陆抗和羊祜的聚散,姜维和钟会的聚散,不都是聚散吗,不都是离合吗?
很多人一写到兴亡、江山之类的话题,笔头就发硬,就软不下来,就松弛不下来。而王健却用人的情感、人的聚散离合,把盛衰兴亡的大话题给他兜住,完全是用“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的感觉。
之前我们讲了可张可驰,现在这里是可硬可软,看见没有这就是能力。
好了,八句最厉害的给完,作者接下来是两句:
长江有意化作泪,
长江有情起歌声。
为什么会是这两句?
因为前面讲的第一、都是人事;第二,都是兴亡、盛衰、离合、功名等等抽象的东西。
现在快结尾了,作者有意识地要回归了,要从“人”回到“物”,从“抽象”回到“具象”。所以长江来了,长江有意,长江有情。
别忘了,抽象的、哲理的东西说多了,什么“何计身后名”之类,整个调子就容易发干、枯涩,沦为一篇大道理。
因此作者就写长江,用那滚滚江水,让整个画面变得丰盈、润泽、氤氲。
你看长江的意像一出来,我们是不是就又从那些纷繁的、乱糟糟的人事里抽离出来了,天地一爽,皓月当空,心灵又洗涤干净了?
最后,该结尾了。王健先生干净利落,点题收束: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
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漂漂亮亮,脆脆爽爽,收笔完事。
来概括一下这首词:它的每一句都在承接,但每一句又都在进行转场。
每一句都是在对上一句进行调整。
用柔软的调整坚硬的,用轻灵的调整刚强的,用细腻的调整宏大的。
用人调整物,用物调整人。
用抽象调整具象,又用具象调整抽象。
作者厉害,这首词经典。
我们常常爱说啥啥啥是经典,却不知道经典在哪里,现在大家是不是理解了一点点。
向王健老师和她的经典致敬。
时光流逝,经典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