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名琰,字文姬,本叫蔡昭姬。因避讳司马昭姓氏,被后世修史之人改为蔡文姬,后世就一直沿用至此,称其为蔡文姬。
蔡文姬,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蔡邕之女。据史书记载推算,蔡文姬生于177年左右,也就是蔡邕40多岁才得女蔡文姬,所以特别宠爱蔡文姬,将自己的所学全部传授给了自己的女儿。而且蔡文姬自幼聪颖,对什么都能一点就通。《三字经》里记载“蔡文姬,能辨琴”,《幼童传》记载则更为详细。说是蔡琰九岁时,其父蔡邕某晚正在感叹回想自己的逃亡之旅,于是便弹琴一曲,突然琴弦断了一根,蔡文姬说是第二根断了,蔡邕一惊随即正色道不过偶然猜对了,于是故意弄断一根弦,蔡文姬又说这次是第四根,居然又对了,于是蔡邕倾心传授自己的琴艺,并把自己的焦尾琴传给了蔡文姬。
蔡文姬的童年是与其父蔡邕一起避难于江南,后来董卓在洛阳掌权,听闻蔡邕的名声,于是强召蔡邕。蔡邕不得已只能应命,返回洛阳。蔡邕回到洛阳后深受董卓器重,一日连升三级。而当时曹操听闻蔡邕的名声,于是与其交往甚密,经常出入蔡府。于是便有好事者说出了什么曹操与蔡文姬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我们首先来分析下,当时曹操已经35岁左右,而蔡文姬才13岁左右,两人年龄就相差20多岁,一个13的小丫头,曹操怎么可能会看上,而且史书上也没有记载蔡文姬是个大美女,如果是个大美女而且又这么有才的话,按照惯例史书上肯定会有记载,所以说蔡文姬算不上是一个大美女,最多就是一个比一般好看点的女孩子,而以曹操后面的猎艳之旅来看,都是艳名远播的女子,所以说曹操当时是不可能看上蔡文姬的。再来从蔡文姬这边分析,我们来看看关于曹操外貌的记载,正史中并无记载,而在《三国演义》记载为“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魏氏春秋》记载为“姿貌短小”。七尺也就1米6多点,也就是说曹操并不高,而且小眼睛长长的络腮胡,长相确实不咋地。以蔡文姬13岁左右的少女心性来讲,这样的曹操肯定入不了颇有才气有点心高气傲的才女眼中,而且当时曹操并不出名,加之蔡府肯定多有青年才俊出入,曹操实在是没有可能入了蔡大才女的眼中。
而后,蔡文姬嫁于河东卫家卫仲道,至于何种原因让蔡文姬这么早嫁,史书没有记载,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蔡邕晚年得女,肯定非常疼爱,而且蔡文姬又颇有才学,一般的人肯定看不上,加之推算一下蔡文姬的出嫁年龄估计在15岁左右,可以看出很大可能蔡邕这么早把女儿嫁出去是被逼无奈。这个原因可能就是来自董卓,董卓听闻了蔡文姬的名声,为了更好地控制住蔡邕,就决定自己纳蔡文姬为妾或是为其做媒让其嫁给自己的儿子或是亲信。总之,这些原因让蔡邕不安,于是早早地将蔡文姬嫁出去了。而河东卫家颇具影响力,是名门望族,据说是卫青之后。董卓也就不了了之。
蔡文姬嫁于卫仲道后,不到一年多,卫仲道就因病咳血而亡。其夫家指责蔡文姬克夫,两人又无子,心高气傲的蔡文姬受不了卫家人的冷眼嘲笑,于是气愤之下回了娘家。而此时董卓身亡,其父蔡邕因为曾受董卓重用,也被王允下狱并病死于狱中。后李傕,郭汜等作乱关中,蔡文姬被匈奴抓走,流落塞外,后嫁给了左贤王,并生有两个孩子,于是,蔡文姬就在塞外度过了十二个春秋并学会了匈奴语和乐器胡笳。
而后曹操平定中原,与匈奴修好。曹操后听闻蔡文姬在匈奴,想念起自己的良师益友蔡邕没有后人,于是曹操就派了使节带上重金去匈奴赎回蔡文姬,而此时按理说蔡文姬应该已经适应了塞外的生活,加上自己也已经有夫有子,算是过得蛮幸福的了。现在却突然让她离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而且还不得不从。于是蔡文姬在回来的路上写下了名传后世的《胡笳十八拍》,叙述了自己不幸的一生。
蔡文姬回来后,曹操又将其许配给了自己的部将董祀,而当时董祀只有20多岁,蔡文姬已经35岁左右了,董祀因为是曹操之命无奈之下娶了蔡文姬,难免有怨言。而后董祀犯错加之曹操听闻他对自己颇有怨言,于是判了董祀的死罪。蔡文姬听说后就披头散发光着脚跑去向曹操求情。蔡文姬当着诸多公卿名士的面声泪俱下地叩头请罪,情感哀痛,所有人都为之动容。曹操却说:“降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办?”蔡文姬说:“您马厩里有那么多好马,勇猛的士卒成千上万,还会吝啬一匹好马换取一个人的性命吗?”曹操终被其说动,赦免了董祀。而后曹操问蔡文姬:“听说你家以前有很多古籍善本,现在还能记起来吗?”蔡文姬说:“以前父亲留给我的有四千多本,后战乱丢失了很多,我能记下来的也就四百多篇。”于是蔡文姬就把其默写出来献给了曹操。
而后,蔡文姬回来感伤之余作《悲愤诗》二首并流传下来,然后史书中就没有任何关于蔡文姬的记载了,估计是和董祀平平淡淡的过完了余生。也算是有个安稳的后半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