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2 11:43:35来源:互联网
汉末群雄系列之董卓(尾声)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董卓已经讲了三期,不过最重头的事件还未讲到。本期就将讲述董卓对抗关东联军及最终身败名裂的经过。
前文讲到董卓的七大罪状,件件令人发指。在董卓的暴政之下,东汉帝国一息尚存的秩序也变得分崩离析。
初平元年(190)正月,以袁绍为首的关东诸侯组建联军,以打倒董卓为旗号,公开反抗董卓。
在正式讲关东联军之前,还要先讲一点铺垫。当初董卓进京后,苦于朝中缺少自己人,经过一番挑选,提拔周毖为尚书、伍琼为城门校尉,将二人视作亲信。后来的关东诸侯中,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张邈这些人都是周毖、伍琼二人所举荐,董卓全部任命为地方长官,尤其韩馥更是成为冀州牧。这些人到任后不仅没有感谢董卓,反而组织起军队反抗董卓,据《三国志·董卓传》记载,董卓发觉这些人都是周毖、伍琼所推荐,认为两人背叛自己,于是斩杀之。
按照《后汉书·董卓传》记载,董卓杀周、伍二人的动因则有所不同。据该传记载,灵帝末年时期,黄巾余党郭太在并州西河郡的白波谷起兵,转战至司隶关中地区,号称“白波贼”,人数达到十多万。这支叛军中就有后来的曹魏名将徐晃,在徐晃篇中笔者做过分析,在此就不展开了。
当时董卓派中郎将牛辅迎击,却吃了败仗,于是白波军就在河东郡及周边站稳脚跟。后来关东诸侯起兵讨董,董卓怕关东军与白波军联合,自己将腹背受敌,于是毒杀废帝弘农王刘辩,打算迁都长安,凭借函谷关险要地形据守。
初平元年(190)二月,董卓在朝堂上正式提出迁都的想法。东汉国都一直都在洛阳,迁都绝非小事,自然引起大臣们的反对。太尉黄琬、司徒杨彪据理力争,周毖、伍琼也极力劝阻。本来董卓也料到迁都之事有大臣反对也正常,但这两个亲信也不支持自己,董卓勃然大怒道:“当初我入朝时,你二人劝我任命贤良,我对你们多信任,推荐的人我都安排到重要岗位去了。结果呢,这些人到任后就开始反对我,现在已经举兵讨伐我来了。你们两个现在居然还敢反对我迁都,打算出卖我到何种程度!”
盛怒之下,下令将伍琼、周毖斩首。黄琬、杨彪一看心中顿时恐惧,赶紧求饶,表示董卓大人迁都的决策英明,之前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太低。过了一会,董卓稍微消了气,也有些后悔杀了周、伍二人,于是表奏杨彪、黄琬为光禄大夫,以示安抚。
其他人再也不敢提反对意见,于是董卓迁都长安。
在《三国志》中记载较为精炼,《后汉书》则记载了董卓杀掉周毖、伍琼两名亲手提拔亲信的经过。董卓入京伊始就没有取得士人的支持,随后的一系列表现更加剧与士人阶层的疏远与对立。所以董卓可以信赖的士人并不多。周毖、伍琼尽管被董卓提拔,但也貌合神离,推荐了许多反董人士,并且反对迁都。按理来说董卓杀这二人理由很充分,却又后悔,董卓顾忌的是百官寒心,或者说士人们的疏离。
迁都固然有军事上的现实考量,但也使董卓进一步陷入被孤立、反对的状态。
在搬迁过程中,关东联军的孙坚大举进攻,不断向西挺进。董卓再次暴露凶残本性,不仅放火烧毁宫殿,盗挖皇陵财宝,甚至将洛阳城方圆百里的房屋全部烧毁,同时大肆抢掠。二百年繁华的都城洛阳变成人间炼狱,死于董卓部队刀下的百姓不计其数,财物被董卓的士兵洗劫一空。
讲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有几个历史误区跟大家解释一下。
第一个误区,董卓到底何时开始迁都?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董卓迁都是在关东联军攻势猛烈,吕布丢失虎牢关之后,实则不然。
上文已经讲到,在双方正式交战前,董卓就已经着手迁都。迁都不仅要将皇帝、百官搬到长安,古代最重要的资源——人口也不能留给对手。董卓的迁都是与对抗关东联军同时进行的,关东诸侯正月起兵,董卓就开始了迁都。三月份孙坚连连得胜,董卓只得一边指挥军队,一边抓紧向西移民。
据《后汉书·董卓传》载“尽徙洛阳人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三月份天气还比较寒冷,西迁的百姓饥寒交迫,加上凉州兵野蛮驱使,死于途中者不计其数。董卓自己则留在洛阳毕圭苑中,将方圆二百里又烧了一遍,确保不给关东诸侯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有句俗语叫“麻杆打狼两头怕”,董卓这边畏惧关东诸侯的盛世主动迁都长安,另一边以袁绍为首的诸侯们也害怕董卓强悍的军力,加上诸侯们各怀私心,没有形成合力,所以双方并没有爆发大规模战斗。关东诸侯行至酸枣逡巡不前,董卓则抓紧抢掠洛阳,众人翘首以盼的决战并未发生。
第二个误区,关东联军成立时盟主袁绍是否在场?很多人认为袁绍当然在会盟现场,实则不然。当时袁绍、王匡屯兵河内,孔伷屯兵颍川,韩馥屯兵邺县,袁术屯兵南阳,张超、张邈、刘岱、桥瑁、袁遗屯兵酸枣。当时在酸枣的五路诸侯自认实力与名望不足,于是遥推袁绍为盟主。成立联盟这么大的事情当然要有隆重的仪式,可五个人谁也不敢担当主持人,最后公推广陵功曹臧洪登坛宣读誓词,告知天下讨董联军正式成立。臧洪这个人在演义中没有提及,但正史中极为重要,以后会讲到。
这里能看到,发起联盟成立的几个诸侯畏首畏尾,都不敢出头,可见这样的联盟注定无法成就大事。果然后来联盟就分裂为袁绍与袁术两派,董卓还未除掉,互相之间就开始激烈争斗了。
关于各路诸侯的故事,以后的文章还会涉及,在此简单概括一下,先不展开。
第三个误区,第一个跟董卓交手的诸侯是谁?抛开演义中华雄、吕布连斩各路诸侯手下大将的虚构情节不谈,这些情节大家都耳熟能详,笔者在这里只说正史。说道正史,有的朋友心中会有答案:印象中只有曹操、孙坚两人与董卓正面硬刚,其他人不是都在酸枣开会喝酒吗?也不尽然。
打响第一战的既不是曹操,也不是孙坚,而是河内太守王匡。王匡早先是大将军何进部下,在召外兵进京除宦官时,王匡奉命回家乡泰山郡募兵。王匡带兵回洛阳途中何进被杀,于是与袁绍等人联手铲除宦官。董卓掌权后大批士人弃官逃跑,王匡也逃回家乡。受周毖、伍琼的推荐,王匡被董卓任命为河内郡太守。
联军成立后,盟主袁绍自称车骑将军,与王匡会合。参照当年两人曾在铲除宦官时共同行动,此时的王匡很可能是受袁绍派遣而进兵。
初平元年(190)正月,王匡进兵至河阳津,准备与酸枣的联军协同进攻。董卓派疑兵假装要在平阴渡河,暗中却以一支精兵从小平津北渡黄河,绕道王匡背后突袭,一举将王匡部队全歼。袁绍因这一战受挫,产生畏惧心理,长期不敢再次进攻。王匡后来被当时同属袁绍派系的曹操攻杀,具体原因不明。
这一战的效果很有意思,联军畏惧董卓战力强,董卓则担忧联军声势大,双方形成了相持局面。
等到三月份,董卓一面迁都,一面在洛阳烧杀抢掠,城中火光四起时,曹操再也按奈不住,坚决请战。当时曹操是袁绍任命的奋武将军,与破虏将军鲍信一同出兵,张邈也派出部将卫兹助战。按照《三国演义》中的说法,鲍信也被算为一路诸侯,但正史中此时的鲍信还未担任济北相,仅是袁绍上表的杂号将军,与曹操都是袁绍下属,所以严格来说不能算正式的诸侯。
曹操、鲍信、卫兹的联军行至汴水,与董卓军大将徐荣遭遇,这便是著名的汴水之战。曹操士卒几乎全军覆没,战马负伤,多亏曹洪献马才逃出生天。曹操、鲍信负伤,卫兹及鲍信的弟弟鲍韬战死。
曹操一战把老本打光,袁绍又不肯听从建议再次进兵,只得前往扬州募兵,心灰意冷,不再参与联军。
王匡、曹操连败两阵,还都是全军覆没,所以其他诸侯更加不敢越雷池半步。至于孙坚抵达前线,那已经是这一年的年底,所以190年董卓与关东联军几乎打了一整年的静坐战争。
一年后,孙坚势如破竹地在鲁阳之战、阳人之战连续击败董卓军,使董卓不得不亲自率兵抵挡。董卓与孙坚在皇陵展开决战,董卓败退至渑池,留吕布守洛阳。洛阳已经是座废墟,吕布自然守不住。孙坚进入洛阳后继续西进,董卓赶紧分兵把守各要地,以董越守渑池,段煨守华阴,牛辅守安邑,自己退往长安。
这时距离关东联军成立已经一年多,除了孙坚这支生力军之外,其他诸侯已经分裂成以袁绍与袁术为首的两大阵营,明争暗斗愈演愈烈。孙坚当时投靠袁术,被袁术表为豫州刺史,袁绍却另派周昂为豫州刺史,并攻打孙坚大本营阳城。孙坚只得会师救援,就此关东联军彻底分裂,再也没人西进攻打董卓。
关于董卓讨伐战,还有很多细节可以讲,篇幅所限,笔者将在其他篇章中继续讲解。
董卓重大事件之十三——官拜太师,鸡犬升天在上一篇中笔者列举了董卓入主洛阳后的七大罪状,在同关东诸侯决裂后,董卓没有收敛,继续着他的荒淫暴政。
第一,铸小钱。汉朝自汉武帝以来,由中央朝廷统一铸造钱币,每枚重量为五铢,所以被称为五铢钱。王莽时期短暂改变过,光武帝重新沿用,五铢钱经历数百年的使用,在全国都已形成比较稳定的价格体系。
董卓为了筹集更多金钱用于战争以及各种开支,开始铸造小钱。他派人在洛阳、长安大肆搜刮铜人、铜马及各种铜制器具,熔炼铸造比五铢钱重量轻的钱币。这些钱币粗制滥造,不仅重量轻,而且连印字都没有,谁也不愿意用。
董卓强行用这种钱购买货物、粮食。当年秦始皇铸造的铜人,都被董卓熔炼铸铜钱,这些铜钱流入市场,造成物价飞涨对关中百姓进行了又一轮经济掠夺。
第二,拜太师、号尚父,宗族皆显
初平二年(191)四月,董卓将洛阳彻底掠夺干净后,退入长安。董卓进城时,故意命与自己不睦的皇甫嵩跪地迎接,狠狠羞辱了一把这位汉末名将。随后,指使光禄勋宣璠持节拜自己为太师,位在诸侯王之上,并加“尚父”的称号。在董卓之前被称为尚父的只有周朝开国功臣姜子牙,董卓不仅对汉朝毫无功劳,反而将天下弄得纷乱不休,竟然自称尚父,不知他是无知还是无畏,总之在作死的路上又进了一大步。
董卓自己居于尊位,对宗族也大加封赏。首先拜弟弟董旻为左将军,封鄠侯;哥哥董擢已死,便封其子董璜为侍中、中军校尉;其他宗亲也都列班与朝廷。
提拔宗族将领在本来也无可厚非,但董卓还把侍妾生的小婴儿给封了侯,赐予金印紫绶;十来岁的孙女董白封为渭阳君,在郿城东边建起一座五六尺高的坛,召集中郎将、刺史等官员列队,为董白举办隆重的授爵仪式。这一幕实在太过荒唐。
第三,以杀立威,滥杀成性
董卓偏执地认为,士人阶层对他的反对是因为自己太仁慈,杀得不够。必须以暴力震慑士人,他们才不敢反对自己。
当然董卓也知道反对自己的人很多,所以也有保护意识。他的策略很单纯,就是修筑郿坞。董卓在长安城以东修筑郿坞,城墙高厚都是七丈,极为坚固,储存了足够三十年消耗的粮食,称其“万岁坞”。据《后汉书》记载,董卓自己说:“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当然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靠受一座孤城守到天荒地老的人物,这种做法可以说单纯,也可以说愚昧,其实就是缺乏战略眼光的表现。
董卓住进郿坞后,觉得有了安全感,便开始他肆无忌惮的杀戮。一次设宴款待群臣,忽然叫士兵拉着北地郡反叛者数百人来到席间,先断舌,后断手足,再挖眼睛扔进锅里煮。大臣们吓得战栗不已,董卓则认为成功将人们震慑住,满意地喝酒吃菜。
不知读者是否对张温还有印象,美阳之战时董卓作为张温部下与边章、韩遂叛军作战,当时董卓与张温不合,孙坚曾劝张温杀掉董卓。如今董卓贵为太师,便打算拿张温开刀,既打击报复,也杀鸡儆猴。
负责推算历法、观察星象的太史官进言称,天象显示,近期将有一名大臣被杀。董卓听闻表示:那太好了,我感觉张温他跟袁术暗地里有勾结,既然天象说要死大臣,那张温就去死吧,这样就符合天象了!于是张温被拉到闹市当中活活打死,被董卓强行“顺应天意”了。
董卓不仅对大臣说杀就杀,对百姓更加毫无人性。董卓命手下推行告密制度,所谓“为子不孝,为臣不忠,为吏不清,为弟不顺”者,皆处死刑,罚没财产充公。这些罪名毫无标准,完全是杀人的借口,为求自保,百姓纷纷互相攻击告密,许多人白白冤死。
面对董卓惨无人道的统治,越骑校尉伍孚站了出来。伍孚借有事禀报,身怀佩刀觐见董卓。伍孚禀报完公事假装告辞,董卓起身相送。董卓本来挺高兴,边聊天边用手轻拍伍孚后背,感觉到董卓对自己并无警惕,伍孚抽出佩刀转身就刺。没想到董卓虽然身体肥胖,毕竟久经沙场,反映非常快地闪到一边,没有刺中。
董卓大呼左右护驾,指着伍孚骂道:“你这狗东西竟然也反叛我!”伍孚毫不示弱:“我恨不得在大街上把你碎尸万段,以谢天地!”伍孚还要继续骂,还未讲完便被董卓的侍卫杀死了。
这段历史,便是演义中曹操行刺董卓的原型,罗贯中对行刺的情节做了较大变动,使故事更加富有戏剧性。小说很精彩,但历史上真实的义士伍孚还是要介绍一下。伍孚被杀后,董卓严查同党,荀攸等人被捕入狱,华歆、郑泰则逃亡至袁术处。
董卓重大事件之十四——多行不义,身死名裂对董卓心怀痛恨的当然不止伍孚、荀攸、华歆这一批人,这时,人们更加熟知的王允、吕布终于登场。
自董卓掌权以来,司徒王允就一直在隐忍,寻找机会除掉国贼。他曾与皇甫嵩密谋,后因皇甫嵩兵权被削而作罢。后来与尚书仆射士孙瑞、中郎将、董卓义子吕布共同合谋诛杀董卓。
正史上的行刺过程当然没有演义中那么精彩,并没有美人计,也没有貂蝉其人。吕布与董卓的决裂,是两人性格所致。据史料记载,董卓性格鲁莽,做事不计后果。一次不知何故,董卓很生吕布的气,抄起手戟就朝吕布掷出去。要知道手戟是兵器,被刺中不死也要重伤,多亏吕布身手敏捷躲了过去,赶紧逃离现场。
事后董卓也很后悔,对吕布好言安抚,这事就算过去了。但董卓这种性格,吕布可是伴君如伴虎,压力山大。吕布自身性格也比较反复无常,并非忠义之人,加上并州军素来与凉州军不和,两派将领本就不是一路人。另外吕布也观察到暗流涌动,知道董卓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旧主丁原他都能杀,国贼董卓他杀起来更不会有心理障碍。于是当王允找上吕布后,两人便达成统一战线。
初平三年(192)四月,汉献帝疾病初愈,召集百官在未央殿举办庆祝会。吕布与同乡骑都尉李肃等并州将领率十几名亲兵伪装成侍卫把守掖门。董卓行至此处,李肃等人突然手持武器冲了过去。董卓大惊,赶紧叫吕布护驾。这时李肃已经用长戟刺伤董卓,董卓身穿内甲没有受致命伤,只是手臂受伤从马车上坠下。
吕布闻声而动,跑到董卓身边,没有保护董卓,却不慌不忙从兜里逃出诏书,大喊:“有诏讨贼臣!”将长矛刺入董卓咽喉,然后斩杀首级。有董卓手下打算接近,吕布又连杀三人,其余人等再也不敢靠近。
王允闻讯,火速派人到朝廷各部门发放赦免令,安抚群臣。长安官吏百姓听闻董卓已死,城中一片欢腾,《后汉书·董卓传》“士卒皆称万岁,百姓歌舞于道。长安中士女卖其珠玉衣装市酒肉相庆者,填满街肆。”
当时是四月下旬,天气已开始转热,董卓肥硕的身躯开始流出油脂。看守尸体的官吏在肚脐处点火,这火一直持续了好几天。火灭后,还不解恨的袁氏门人又把骨灰扬弃在街道上。王允又派皇甫嵩带兵攻打郿坞,将董旻及董家老小全部消灭。
结语在自媒体时代,历史成为门槛最低的一类自媒体。为了博人眼球,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都出现一些与通常认知不同的分析。笔者要说的是,历史其实是一门非常精深严肃的人文学科,所有历史人物的评价都要建立在事实基础、某种价值观、某个成型的逻辑体系之上,新的观点要慎重提出,不能想当然地胡乱解读。
所有的历史人物,但凡神经正常,都不会说自己生来就要做坏事,至少对他本人来说,出发点一定都是好的。那么评价历史人物究竟是正面还是负面,最终要看他实际做的事。按照董卓的初衷,也不会希望人们都反对他,整天与他打仗或者刺杀。他也希望天下太平,只不过人人都要屈服于他的淫威之下。
结果呢?他的行为到底有多恶劣,笔者已经讲得够多。他的所作所为没有战略规划,没有国家天下,只有自己。
甚至有人拿董卓与曹操、刘备对比,说董卓不过是出现的早,遇到的抵抗力量过强而已,这是以偏概全的想法。曹操、刘备是有自己的理想,并有一整套理论、逻辑去支撑并实施的,董卓的格局远小于他们,是远不能比的。
笔者认为,历史人物固然都很复杂,不该扁平化地去认识,但也绝不是任何人物都要对现有的结论去做无谓的翻案。至少就董卓而言,完全可以盖棺定论,此人就是祸国殃民的国贼。如果说之前东汉中央尚有权威,汉帝国的延续尚有一丝希望,那么董卓就是彻底葬送东汉王朝最后希望的人。
三国志11猛将无双,战神兄弟同心共抗曹
2023-11-07
汉末霸业龙腾虎啸有什么用,龙腾虎啸霸业再起
2024-04-05
三国谋定天下吴国阵容怎么搭配,三国吴国阵容搭配技巧
2024-04-08
三国志13新手攻略教你玩得不一样(先进策略经验分享)
2023-05-10
三国志13威力加强版和普通版有什么区别,三国志13PK版与原版差异大
2023-11-03
三国志11打不开怎么办,三国志11游戏登录解决方法
2024-01-05
汉末霸业特殊兵种怎么解锁,汉末特殊步兵攻略
2024-01-04
新三国志英杰传游戏攻略,刘备智取颍川,破敌夺胜
2024-01-06
三国志11威力加强版技巧攻略(三国志11威力加强版剧本研究)
2023-01-08
三国志14威力加强版DLC介绍(新增地图及剧情解析)
2023-05-10